“一键就能查询历年征拆档案,再也不用埋头于如山的纸堆中苦找了。”近日,一位外滩街道拆迁办工作人员说起江北区房屋征拆档案信息化系统平台连连点赞。据悉,大庆新村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历时已有十余年,通过该平台,他成功找到了尘封多年的档案,解决了许多被征拆户档案不易查找或查找不到的难题。
围绕有效提升征拆档案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近年来,江北积极推广落实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根据近日浙江省档案局公布的2021年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认定单位名单显示,江北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顺利通过省三级认定,成为了2021年度全市首家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认定的房屋征收部门。
“在数字化普及之前,征拆档案大多数是纸质形式,由各街道镇分散管理。”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章斌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江北征地拆迁工作涉及的项目越来越多,加上人员变动、历史遗留问题等,纸质档案资料容易损坏、丢失、泄密等一连串问题不断出现,给征拆工作的质量和速度提升埋下了隐患。
困则思变,变则通达。2017年,我区制定出台了《江北区房屋征收(拆迁)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率先探索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2020年,江北又打造出全市首个“数字档案”平台——“江北区房屋征拆档案信息化系统平台”,要求各单位将历年征拆项目纸质材料进行归档整理,分批次全部录入该平台。
在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系统后台实行“全套录入、多级分整、双重复核、一键查询”操作模式,档案被分为项目整体和个体补偿两大类。“输入项目名称关键词,被征收人姓名或身份证号,即可一键查询到对应档案信息。比如输入槐树路区块,即可看到该征拆项目从启动到结束的全部项目档案。”一位档案管理人员介绍说,“该平台还拥有多层加密技术,实行分级权限管理,防止个人隐私信息在查询过程中被泄露。”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2008年至2020年的征拆档案已全部电子化录入,涉及约2.9万户被征收对象,共计247个项目,约72万件档案资料。
记者了解到,去年,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还以进驻新办公场地为契机,推进征拆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一体化管理。中心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八防”要求和规定,专门设立了两间档案室,将历年文书、科技、会计、征收(补偿)业务等纸质档案进行专人专业管理。并且,将所有已整理档案及时录入电子目录,对保管期限30年以上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了约35GB的电子文件,方便后续档案资料统筹管理查询。
“征地拆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一个征拆项目往往涉及众多档案信息。现代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拆迁档案管理是做好阳光征拆“后半篇文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征拆信息迅速查询,征拆过程有效监督,阳光征拆实现‘全领域闭环’。”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在便民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征迁工作更加阳光透明。